前情
最近参考 ffmpeg 的 transcoding_aac 示例代码,写了一个 transcoding_opus,并拿 MP3 测试转码,结果发现转完的 opus 文件的 SampleFormat 和指定的并不一样。UMU 的代码是把源文件解码出来的 sample 先 resample 成 AV_SAMPLE_FMT_S16 格式,然后再交给 opus encoder 去编码的,但是编完用 ffprobe 查看,发现 SampleFormat 变成 AV_SAMPLE_FMT_FLTP。
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,为什么会这样?
分析
开始研究,首先 UMU 把 opus encoder 支持的 sample_fmt 打印出来,发现只有两种:AV_SAMPLE_FMT_S16、AV_SAMPLE_FMT_FLT,压根就没有 AV_SAMPLE_FMT_FLTP,强行指定 AV_SAMPLE_FMT_FLTP 之后,直接报错,不支持这种 sample_fmt。
推测,真的被编码为 AV_SAMPLE_FMT_S16 了,是 ffprobe 的问题,于是自己写了个简化版的 ffprobe,流程几乎是一样的,出来的结果——果然一模一样……打印出 AV_SAMPLE_FMT_FLTP。
接着怀疑 ffprobe 用的 decoder,于是去看了 avcodec_find_decoder 返回的 AVCodec,打印一下 name 和 long_name,和 transcoding_opus 的 avcodec_find_encoder 返回的一比,果然不一样……
选用的编码器是这样的:
1 | AVCodec ff_libopus_encoder = { |
而选用的解码器是这样的:
1 | AVCodec ff_opus_encoder = { |
问题清楚了,看来用 ID 查找编解码器并不靠谱,因为这个 ID 是 Type ID,不是 Item ID,还是改为用 name 来找:
1 | //AVCodec *output_codec = avcodec_find_encoder(AV_CODEC_ID_OPUS); |
那么,第二个问题顺势而来——哪个比较牛?
结论
用 AV_SAMPLE_FMT_FLTP 后 frame_size 是 120,用其它是 960,frame_size 小有小的好处,比如在做实时编码直播时,理论延迟会更小。
经过测试,用 AV_SAMPLE_FMT_FLTP 的 opus 比 libopus 压缩率普遍略高一些,但它只支持 48000Hz 一种 sample_rate,libopus 支持的更多:48000, 24000, 16000, 12000, 8000。
相关书籍
京东联盟购买链接:
FFmpeg从入门到精通 出版时间:2018-04-01 用纸:胶版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