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全免费的 Windows Server 系统,不需要序列号、不需要激活、更不需要破解

2009-04-17 22:06 在百度空间上发表过一次,后来百度空间倒闭了……最近给自己家里搭建家庭文件共享服务器用到,所以在这边再发一次。

2009 年时,由于项目需要,用过 Hyper-V Server 2008。到了 2012-09-25 升级为 Hyper-V Server 2012。这次(2017-03-22)用的是 Hyper-V Server 2016。这么多年一直还是完全免费的。

Hyper-V Server 是基于 Windows Server Server Core x64 的虚拟机服务器系统,要正常提供虚拟机服务, CPU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x64、DEP (Data Execution Prevention)、HV (Hardware Virtualization),但 UMU 不需要它的专业本领——虚拟机服务,所以只需要有 x64 CPU 就可以了。目前只使用他的副业,作为网上邻居(SMB)服务器和静态文件 HTTP Server,就家用而言,绝对够用,前者是系统自带的共享功能,用 net share 命令开启,后者安装 node.js + http-server 模块。

但它不是完整的 Windows Server,比如您想跑 IIS,那就不能使用它了。它最适合的情况是您开发了一些系统服务(NT Service)类的应用,比如游戏服务端、聊天软件服务端,想发布到 Windows Server 上。

2023-12-04 补充

  1. Hyper-V Server 2019 是最后一个免费的 Hyper-V Server。

  2. 主流支持到 2024-01-09,扩展支持到 2029-01-09。

参考:https://learn.microsoft.com/en-us/lifecycle/products/hyperv-server-2019

跟 UMU 一起玩 OpenWRT(入门篇13):改进 autossh 支持多实例

需求

在之前的文章《跟 UMU 一起玩 OpenWRT(入门篇10):穿透内网》,介绍了 autossh 的使用,现在多个需求:想在内网打通多条隧道,即让 autossh 能运行多个 ssh 实例。

解决

  • 首先在 /etc/config/autossh 里增加一个 section,看起来如下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config autossh
option gatetime '0'
option monitorport '0'
option poll '600'
option ssh '-i /etc/dropbear/id_rsa -N -T -R 2222:localhost:22 root@Server1'

config autossh
option gatetime '0'
option monitorport '0'
option poll '600'
option ssh '-i /etc/dropbear/id_rsa -N -T -R 2222:localhost:22 root@Server2'
  • 然后改进一下 /etc/init.d/autossh,让它支持多实例,给 start_instance() 函数增加两行:
1
2
export SERVICE_MATCH_NAME=1
export SERVICE_NAME="$section"
  • 最终 start_instance() 函数看起来是这样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start_instance() {
local section="$1"

config_get ssh "$section" 'ssh'
config_get gatetime "$section" 'gatetime'
config_get monitorport "$section" 'monitorport'
config_get poll "$section" 'poll'

export AUTOSSH_GATETIME="${gatetime:-30}"
export AUTOSSH_POLL="${poll:-600}"
export SERVICE_MATCH_NAME=1
export SERVICE_NAME="$section"
#export SERVICE_DEBUG=1
service_start /usr/sbin/autossh -M ${monitorport:-20000} -f ${ssh}
}

注意事项

这样改是有副作用的,您反复启动多次就知道了……启动的命令是:

1
/etc/init.d/autossh start

跟 UMU 一起玩 OpenWRT(入门篇12):SSH 端口转发(代理上 QQ)

需求

在之前的文章《跟 UMU 一起玩 OpenWRT(入门篇10):穿透内网》,介绍了从家里连到公司内网,现在需求反过来了,想在公司代理到家里,让公司的 QQ 使用家里的网络出口。

解决

还是那些熟悉的工具!首先,家里的路由器要刷好 OpenWRT,绑定一个动态域名,记为 HomeRouter。

2020/04/05 23:59 添加:

绑定动态域名的方法可以参考:https://github.com/UMU618/openwrt-ipv6-addresses

在 Windows 下用 putty 连到 HomeRouter,基本就大功告成!开 tunnels 方法如图:

PuTTY tunnels

或者用:

1
PLINK.EXE -N -D 1080 root@HomeRouter

最后是 QQ 的设置:

QQ Proxy

诗盗·非正常人类

《#诗盗#·非正常人类》:一觉好梦游仙,管它屋冷床寒!参编善恶演幻,听尽庸人说谗。

注解

写于软件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。改编自霹雳角色“人觉·非常君”和“禅剑一如寄昙说”的诗号。

一觉游仙好梦,任它竹冷松寒。
轩辕事,古今谈,风流河山。
沉醉负白首,舒怀成大观。
醒,亦在人间;梦,亦在人间。

看红尘冉冉,须臾无间,参遍昙华演换。
问法珠玄玄,方寸有变,听尽默剑说禅。

[C++ 学习笔记 2] 为什么会有移动构造函数、std::move?

UMU 认为有一个目的是:需求细分(另外还有优化的目的)。考虑以下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Movable
{
public:
Movable() : i(new int(3))
{
std::cout << __FUNCTION__ << std::endl;
}

Movable(Movable& m) : i(m.i)
{
m.i = nullptr; // 这里改变值是可以的
std::cout << __FUNCTION__ << "&" << std::endl;
}

int* i;
};

因为 Movable& m 没有用 const 修饰,所以可以在内部改变 m 的状态。如果加上 const 则不行:

1
2
3
4
5
Movable(const Movable& m) : i(m.i)
{
//m.i = nullptr; // 不能改变 m
std::cout << __FUNCTION__ << "&" << std::endl;
}

那么没加 const 的集合,减去有 const 的集合,等于什么?答案就是:移动构造函数

1
2
3
4
5
Movable(Movable&& m) : i(m.i)
{
m.i = nullptr;
std::cout << __FUNCTION__ << "&&" << std::endl;
}

分成 const Movable& 和 Movable&& 两个,更严格、更清晰,这是好事。而 std::move 做的事情是为了正确调用移动构造函数(Movable&&),而不是被隐式转为 const 而错误地调用了复制构造函数(const Movable&),不要在意什么左值、右值的,太烧脑了……

扩展阅读:《从4行代码看右值引用》,https://www.cnblogs.com/qicosmos/p/4283455.html

[C++ 学习笔记 1] delete 和 delete[] 的本质区别

本文宣告 UMU 正式开始学习 C++。之前只系统学过 C,自然地了解了一些 C++ 的皮毛(可以认为是 C+),然后就一直用着 C+ 开发,最近看了一些现代 C++ 代码,感觉是时候好好学习 C++ 了……后续会把学习中记的笔记发出来,尽量简短明了。

问题

deletedelete[] 的本质区别?

解决

他们都需要两步:先析构元素,再释放内存。

不同编译器、不同的优化开关和优化场景都可能导致不同结果。实际实现反汇编确认,以汇编为准。下面介绍一种可能的实现。

1. 析构次数不同

当 ptr 指向的是基础类型数组时,在析构这一步时,delete ptrdelete[] ptr 等价。

当 ptr 指向类对象数组时,两者的差别在于调用多少个析构函数,delete 只调用第一个元素的析构函数,delete[] 则调用所有元素的析构函数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#include <iostream>
#include <memory>

class Foo {
public:
Foo() {
std::cout << __func__ << std::endl;
}

~Foo() {
std::cout << __func__ << std::endl;
}
};

int main() {
// bug: 只会析构一个元素
std::shared_ptr<Foo> p(new Foo[10]);
}

当数组只有 1 个元素时,实际上两者的析构次数也一样。那么,delete[] 怎么知道当初分配了多少个元素呢?下一节有答案。

2. 实际释放的指针不同

对于基础类型,多数编译器(验证过 MSVC、clang++)会把 new[] 实现为不加任何“头部”,因为基础类型不需要析构。

对于类对象数组,delete[] ptr 会先对 ptr 做减法,因为实际上 new[] 分配的是一个结构体:

1
2
3
4
5
6
template <typename T>
struct NewData {
size_t element_count;
// 这里可能有其它字段
T data[1];
};

但返回值指向 data。data 之前的字段可以称之为“头部”,这部分内容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。大约可以用下列代码解释:

1
2
3
4
5
6
// new T[element_count];
size_t total_size = element_count * sizeof(T) + sizeof(size_t);
auto p = static_cast<NewData*>(operator new(total_size));
p->element_count = element_count;
// 其它实现
return p->data;

所以 delete[] ptr 需要先对 ptr 做个位移,才能得到当初由 operator new 分配的内存。

举例:

1
2
3
4
5
struct EmptyClass {
~EmptyClass() {
std::cout << __func__ << '\n';
}
};
  • auto ptr = new EmptyClass[1] 需要分配一个 size_t 和一个 EmptyClass,在 x64 下是 8+1 字节,但 ptr 指向的是这块内存的第 8 字节。
  • delete[] ptr 对 ptr 减掉 8 个字节得到 new 分配的一块 8+1 字节的内存的地址,对其进行释放。

:NewData 结构体里的 element_count,使得 delete[] 知道应该析构 element_count 个元素。

作死

以下讨论不是基础类型的情况:

  1. new 出来的东西拿去 delete[] 会怎么样?会野指针或访问越界或内存泄漏,因为读取 element_count 的位置是未定义行为:
  • 可能直接拒绝访问

  • 也可能读出一个巨大的数值,然后做巨多次析构,而析构第 0 个元素时还好,从第 1 个开始又是访问越界型未定义行为!

  • 还可能读出 0,导致没有析构。

  • 恰巧读出 1,正确析构,但释放内存时,由于会对指针减 sizeof(size_t) 字节,最终释放错误。

  1. new[] 出来的东西拿去 delete 会怎么样?会内存泄漏。数组有不止一个元素时,析构就无法保证全部完成;即使只有唯一的一个元素,在析构完后的释放内存也有问题,释放的并不是当初分配出来的地址,需要减 sizeof(size_t) 字节。

:如果底层的内存管理器有一定容错机制,比如会对齐,那么可能真的走狗屎运了,减没减 sizeof(size_t) 字节最终都可以正确完成,那只能说……C++ 真牛!